MGBlab诺奖工作站揭牌成立,RNAi之父Craig C. Mello出任荣誉首席科学家
来源:中科微智 | 作者:MGBlab | 发布时间 :2025-08-07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6月15日——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童生长发育分会指导下,由 MGBlab、中科微智、微生态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 “诺奖院士领航·微生态健康新视角”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Craig C. Mello教授正式受聘为MGBlab菌肠脑实验室荣誉首席科学家,并共同为“诺贝尔奖工作站”揭牌。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微生态健康领域与国际顶尖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动RNA干扰技术(RNAi)与肠道菌群研究的跨学科突破,加速活菌药物递送、基因-菌群精准干预等技术的临床转化。


Craig C. Mello教授主题演讲:RNAi:古老的机制,新的药物

作为“RNA干扰技术之父”,Craig C. Mello教授在题为《RNAi:古老的机制,新的药物》的报告中,生动且深刻的讲解了RNAi的前世今生,并前瞻其与肠道菌群交叉研究的突破方向。


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深化科研战略协同

上午10点,Craig C. Mello教授从MGBlab创始人段云峰博士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受聘为MGBlab首位诺奖级荣誉科学家。他在致辞中强调:“MGBlab在母乳源菌株开发与肠-X轴机制研究上的成果令人振奋。诺奖工作站将成为跨尺度调控技术(RNAi-菌群)的孵化器,为代谢性疾病、神经发育障碍等复杂疾病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未来双方将重点推进RNA递送系统与活菌药物载体的融合创新,并优先开放探讨性的技术授权,加速微生态药物全球产业化。


圆桌论坛:聚焦微生态干预的临床落地路径

Craig C. Mello教授、段云峰博士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张琳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儿科常务副主任张金萍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邓宇虹教授在大会上展开的圆桌对话将气氛推向高潮。

几位专家围绕“RNAi技术与菌群载体的融合创新”展开对话,从母婴菌群干预,讨论到儿童免疫发育,从菌群非编码RNA的跨器官调控,深入到RNAi与活菌药物的技术互鉴......这场圆桌对话,首次串联RNAi技术奠基人、微生态临床专家、产业转化者,为“基因-菌群-宿主的跨尺度调控”提供完整逻辑链,也为诺奖工作站核心研发指明了方向。


多元视角碰撞:微生态健康的多维探索

本次大会特邀来自儿科、消化科、营养学等领域的临床与科研专家,围绕微生态干预的核心场景展开深度对话:

生命早期调控: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揭示母亲肠道微生态对子代肠道健康及疾病易感性的影响,提出干预的黄金窗口;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张琳教授则基于“1000天理论”,展示肠道菌群对婴儿免疫疾病的预防效应,为早期免疫塑造提供循证方案。


骨龄概念深化理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王凤丹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袁新宇教授、航空总医院原春青主任、浙江体育医院骨龄研究中心郦光阳主任,纷纷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和专业角度,对儿童青少年“骨龄”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和说明,产出了如同“骨龄研究教科书”般的专题分享。


跨器官干预实践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魏艳玲教授从肠菌移植(FMT)靶向肠脑轴改善抑郁症状话题展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邓宇虹教授提出益生菌协同调控自闭症神经炎症的整合疗法,为复杂疾病提供新思路。


儿童成长发育备受关注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首席专家蒋竞雄博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儿科常务副主任张金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张婷主任分别从身高管理的解决方案、母乳源菌株对重度黄疸改善的研究、母乳源益生菌的分离与评价三个方面,对儿童健康的成长发育做出重要建议,并且用自身团队的最新临床实例,阐述了当前环境下微生态调控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积极作用。

众专家的分享之中贯穿着从菌群基础机制到临床产品的核心主线,中国微生态研究正以 “原创菌株+智能工具+临床循证”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健康干预从经验走向精准。


成果转化助力健康中国

本次研讨会通过诺贝尔奖科研视角与中国微生态实践的深度碰撞,在菌群-基因互作机制、临床转化路径和产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随着诺贝尔奖科技工作站的落地运行与MGBlab持续科研能量的释放,我国在微生态医学领域的研究转化能力将实现跨越式提升。

焦点推荐
产业资讯
金融聚焦
县域经济
教育培训
对外贸易
航空产业
文旅聚焦
 
联系我们

上海:上海市奉贤区国顺路936号

江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2号509室

邮箱:ehanfu@foxmail.com
网址:www.diancay.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标注“来源:XXX”“作者:XXX”的作品(含图片、文字)均由来源方和作者提供,旨在为来源方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内容主张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邮件致函告知,本网站将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否则,因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