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了,你都没带我过过火把节。”
来源:昆明市公安局 | 作者:昆明警方 | 发布时间 :2025-08-07 | 33 次浏览: | 分享到:

篝火腾空,映红了一张张狂欢的笑脸;三弦激越,点燃了石林不眠的夜空。火把节作为石林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体验,今年的石林火把节活动时间延长 人流量远超往年。面对超大客流,昆明市石林县公安局全力以赴,交出了令群众满意的“平安答卷”。 

01安保方案中的“经验的种子”     

  “13年了,你都没带我过过火把节。”妻子的一句玩笑让鹿阜派出所所长李拓心头微澜,扎根基层13年,2025年石林火把节是他首次担纲这场“东方狂欢节”的安保总责。“那阵子吃饭都没滋味,脑子里全是安保方案。”李拓坦言,活动前一个月,他便钻研历年案例,向“老安保”取经,反复推敲方案,力求堵住每个漏洞。

李拓发现往年固守点位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今年人潮奔涌、流动性强的特点,为此,他创新提出“警力随人流走”的“珠串联动”模式:值守民警如“珠子”钉牢关键点,7支特警小组似“串线”穿梭巡逻,点线循环,织就一张稳固又灵活的安保网。 

李拓还注意到,当地彝族老人常因沟通不畅,致使一些小误会升级。他深知乡音乡情更容易叩开心扉,便要求每个执勤组配备1至2名精通彝语的队员,以便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次的火把节,李拓依旧没能陪伴妻子,但他说“能让群众平安归家,再辛苦,也值了。” 

02 狂欢背后的“安全考题”      

“往年火把节常有雨水,今年若再遇上……”手机天气预报界面被反复滑动,石林县局治安大队民警周小燕仔细研判着每个时段下雨的可能性,确保避雨点规划万无一失。

在巨大的客流面前,警力显得捉襟见肘。上百名社区工作者加入火把节安保阵营,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有效缓解了一线民警压力,也让警务工作更接地气、更富效率。 

警力不足的问题解决后,石林警方立刻全力投入“平安考试”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此,石林县局提前联动应急管理部门精心制定一系列详尽的应急预案和疏散方案,同时积极协调团县委和县卫生健康委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专业的疏散引导和紧急救助培训,进一步织密现场的安全防护网。     

03警戒线内的“暖光”      

“会场这边走!” “前方管制,请绕行!”这几句话是石林县局交管大队教导员杨成龙磨破嘴皮的“节日限定台词”。火把节期间,杨成龙和战友们于清晨8点上岗疏导,直至深夜12点最后一批游客散尽,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撤岗,每天近16个小时钉在路面上风雨无阻。

面对汹涌的节日交通流,石林县局交管大队早有预案,他们祭出“组合拳”:远端分流,为县城核心区“减负”;近端管控,在活动场地周边道路实施管制,引导参加活动的车辆有序停放,游客则轻装步行,汇入前往主会场的人流。

谈及火把节交管工作的最大挑战,杨成龙坦言“疏导能力与体能,是两道硬坎。”活动周期长、点多面广,日均16小时的站立、奔走、呼喊,让“嗓子嘶哑”“步数2万+”“双腿发抖”成为交警们的集体写照。 

夜色已深,执勤警力仍坚守点位守护平安。来自西双版纳的岩先生把一瓶水塞进民警汗湿的手心:“你们太辛苦了,这水送给你们,谢谢你们让我们安心过节!”  

火把终将熄灭,但石林的夜永远需要光。从黑夜到清晨,照亮这片夜空的从来不止是火把,更是那些在夜色中把自己拧成灯芯的藏蓝身影。


焦点推荐
产业资讯
金融聚焦
县域经济
教育培训
对外贸易
航空产业
文旅聚焦
 
联系我们

上海:上海市奉贤区国顺路936号

江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2号509室

邮箱:ehanfu@foxmail.com
网址:www.diancay.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标注“来源:XXX”“作者:XXX”的作品(含图片、文字)均由来源方和作者提供,旨在为来源方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内容主张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邮件致函告知,本网站将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否则,因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