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CT开启生命之窗 多学科联动精准救治脑干出血患者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作者:医学影像科 神经外二科 麻醉科 | 发布时间 :2025-08-07 | 5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与神经外二科、麻醉科通力协作,利用移动CT设备,成功挽救一名脑干出血患者生命。

重症急诊

男性患者,35岁,因突发意识丧失由省外医院紧急转运至昆医大附一院。患者入院时深昏迷,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头颅CT显示“脑干桥脑区出血”。救治的接力棒交到了昆医大附一院的手上。

到影像科行CT检查评估后再由神经外科及时处置,传统模式转运--检查--转运--手术的过程已很紧凑,能否再快一点?!神经外二科与医学影像科通力合作直奔目标。医学影像科迅速将配备铅防护屏蔽层的DSA手术间调配为移动CT专用手术间,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前精准调试并全程驻场,确保影像设备保障到位。

精准救治

深夜12点,患者到达手术间,麻醉科主任邵建林团队立即为患者完成全身麻醉及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外二科主任李经辉团队迅速开颅暴露脑干……移动CT设备术中实时扫描,实现“精准定位-实时评估-动态调整”的闭环。

凌晨4点,术中CT扫描显示:除深部细微残留外,血肿已被大部分清除。“传统手术依赖术者经验判断,可能因视野局限遗漏微小血肿。”李经辉说。根据实时影像,手术团队立即调整手术路径,精准清除残留血肿。

凌晨6点,术中CT二次扫描确认:血肿已完全清除,周围组织无二次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

优势凸显

实时导航,纤毫毕现;动态评估,优化决策;减少转运,降低风险。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影像科移动CT技术与多学科协作的“双向奔赴”,也标志着移动CT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装备”。

“移动CT应用后,1毫米的血肿都能被‘揪’出来,让脑干这类‘手术禁区’的救治变得更可控”,李经辉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移动CT在颅内肿瘤、脊髓病变等复杂手术中的应用,推动急危重症救治向‘精准化、微创化’迈进。”

昆医大附一院将进一步拓展移动CT在脑卒中、颅脑创伤、肺结节穿刺定位等领域的应用,助力“经验手术”转向“数据驱动手术”,同时完善影像科的常态化应急机制,让“精准影像”成为守护生命的“隐形盾牌”。

焦点推荐
产业资讯
金融聚焦
县域经济
教育培训
对外贸易
航空产业
文旅聚焦
 
联系我们

上海:上海市奉贤区国顺路936号

江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2号509室

邮箱:ehanfu@foxmail.com
网址:www.diancay.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标注“来源:XXX”“作者:XXX”的作品(含图片、文字)均由来源方和作者提供,旨在为来源方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内容主张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邮件致函告知,本网站将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否则,因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概不负责。